健康才會快樂,但是你真的健康嗎?

 

白右筠走過生命低谷
「由於長期操勞過度、積勞成疾,導致這兩年我的身體健康亮閃起了紅燈,只要一吹冷氣就發燒,曾經破紀錄
9個月住院7次,每次都是救護車把我送去醫院的,後來檢查才發現原來我的免疫力很低、白血球數也很低;
同時我的心理健康也出現了狀況,當時我每天會感覺心理慌,一直在擔心將會發生什麼事?
很奇怪的是,我每天早上6、7點起床,看著車水馬龍但心情卻非常地低落,甚至覺得說為什麼要活得這麼的痛苦?
那時一針30000多元的胸腺素我每天都打,但是抵抗力還是不見好轉,即使再名貴的東西送來給我吃,
結果也沒辦法治好我的病,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。」白右筠真誠地道出曾經發病的景況,
實在令人震驚與不捨,不過因此也讓我們體會到,保持個人身體與心理健康是如此重要的事。

維持生活作息正常 找回了健康的身心
「後來胡海國教授建議我作息時間要正常,於是我開始培養充足的睡眠,讓身體能夠充分的休息,並且開始在家做運動,
同時三餐也維持時間正常,身體才漸漸恢復健康。」白右筠經歷這段心路歷程後,終於知道自律神經失調是多麼嚴重的事,
了解到為什麼人會感到恐慌。過去的她,只要今天有件事情處理不好,晚上就會睡不著,滿腦子就是一直想辦法一定要解決問題,
但現在的白右筠,懂得遇到事情會先放輕鬆、沉澱一下,等睡醒了之後再說,結果反而有新的思維出現。
此外,白右筠還認為,很多事情要從消極樂轉化為積極的,除了自我心境要改變,旁邊一定要有人協助你去做轉變;
所以,她現在都會盡量去幫助別人,比如說有一些人想要自殺的,白右筠就用LINE勸導他,讓他不要有消極的念頭。
後來在因緣際會之下,白右筠認識了剛好從高雄來這裡開精神診所的孫醫師,
現在白右筠成了孫醫師的學生,當她有甚麼心理的問題,就會去請教孫醫師。

 

人一定要能够面對悲傷,才能够穿越悲傷
精神健康基金會成立的目的,主要在於推動精神健康,教導民眾知道如何快樂生活,如何疏解壓力,
其中基隆健康學苑比較側重在推動演講,基隆精健之友會則側重再推動學員联誼。
對此,孫振愷引了一個實際案例作為說明,讓我們對於精神健康的領域有更進一步的了解。

「我曾經接觸過一個個案,她是我看診的病患,年紀大約是六十歲左右,她的身体還算健康,
但自從8年前他的先生癌症過世後,她就一直鬱鬱寡歡心情變得很失落,似乎人生好像已經沒有什麼
可以讓她快樂的事情,即使她擁有健康、房子、兒女與孫子,但她還是一直默默地把悲傷放在心裡,
在兒女面前都假裝很正常。」我們常會說人死不能復生,要節哀順便,但孫振愷醫生卻不同意如此的觀奌,
他認為,人一定要能够面對悲傷,才能够穿越悲傷,而且要先能夠感受傷痛才能够釋放它,
不然這樣的悲傷就會一直卡在我們的心裡,時間久了這就會造成某種的問題,所以,孫振愷醫生建議大家
如果面臨極度的傷痛時,千萬不能逃避那種感覺,而是必須把傷痛的感覺說出來或是哭出來,這時候傷痛的
感覺深深地被同理 之後,失落感也就可以慢慢地就消失。

活在當下才能快樂地生活
此外,孫振愷醫生還跟這名婦人解釋說:「人的頭腦是很複雜的,雖然頭腦可以解決很多開題,可是也製造很多麻煩,
因為人的頭腦永遠都活在過去的陰影或是對未末的恐懼之中,唯有懂得分享活在當下,懂得感謝為別人付出才能快樂地生活」
後來,這名六十歲的婦人真的把孫振愷醫生的話聽進去,結果她整個人變得好多了,
與身邊的親朋好友也保持很好的連結,生活更是快樂多了。

用彼此生命的經歷去鼓舞對方
專業的心理學上做了許多實驗研究,如果我們能在三五成群好友的聚會中,
分享最近的與生活經驗,或是以前所經歷過的那些不開心的事情,後來是如何渡過的;
如此彼此生命經歷的分享確實能夠鼓舞對方,得到安慰與快樂,這也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。
而這正是胡海國教授所推動的理念,他是台灣医界是超級知名的人物,在全國各地更陸續推動精神健康學苑,
在9月29日的專題演講,他將以「人生旅途.三五成群」為題詳細地闡述精神健康理念,
相信一定能夠嘉惠更多的基隆鄉親,誠摯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與這場心靈豐富的饗宴。

 

原文出處:健康才會快樂,但是你真的健康嗎?

Top